医用生物力学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李大银吕小军下蹲式挺举关键技术生物力学分析

目的:分析李大银和吕小军下蹲挺两类典型技术关键环节的生物力学特点,揭示动作结构与运动功能的生物力学关系。方法:定点定焦摄像、三维录像解析及对比研究。结果:1)"高挺"和"下蹲挺"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,需要运动员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。2)提铃至胸阶段和上挺阶段的关键技术是完成"接铃"时段的身体姿态控制,尤其是膝角和髋角控制,2次接铃相互衔接,"高挺"需强大的上肢及腰背爆发力,"下蹲挺"需强大的深蹲能力。3)在下蹲接铃时段,吕小军屈膝和屈髋角速度显著大于李大银,表明其具有更强的下肢伸膝伸髋肌群抗离心收缩能力;在起立站稳时段,李大银伸膝和伸髋角速度显著大于吕小军,表明其具有更强的伸膝伸髋肌群向心收缩能力。4)准备姿势:两人均对上挺准备姿势进行了调整,李大银握距不变、站距变宽,吕小军站距不变、握距变宽。不同的调整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技术特点,但都有利于降低杠铃所需送达高度,以减小做功。5)技术稳定性:吕小军对杠铃重心轨迹控制较好,杠铃横移距离极小;李大银则控制不理想,杠铃横移距离过大。结论:1)李大银和吕小军都具备第32届夏季奥运会夺冠的实力,前者年轻,成绩提升空间较大,需要提高技术稳定性;后者在如何保持实力和避免伤病方面将面临较大挑战。2)李大银控制杠铃重心轨迹垂直向上的技术有待科技攻关,杠铃横移距离过大提示其双侧力量或发力可能存在不平衡,需要进行双侧动力学测试和力量评估,查找非技术性原因。